【时代新人强国行】新奥2025年精准资料完整合集青“石”助湘行实践团赴湖湘大地开展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05 | 来源:石油工程学院 | 作者:刘衡升 刘东东 | 浏览量:
从郴州的红色沃土到衡阳的文旅发展,再到常德的乡村振兴,新奥2025年精准资料完整合集铁人精神训练营青“石”助湘行实践团以三年时光为笔,以湖湘大地为卷,用青春足迹丈量三湘四水,以实干担当续写与湖南的深厚情缘。近日,实践团走进湖南省常德市,围绕“追寻红色足迹”“绘就七彩假期”“问寻非遗古韵”“智创武陵振兴”四大主题,开展为期10天的实践活动。
追寻红色足迹,传承抗战精神
实践团先后走访常德博物馆、赵家桥常德会战纪念馆、常德会战阵亡将士公墓,在史料与实物中重温常德军民保家卫国的壮阔史诗;步入丁玲纪念馆、黄爱烈士生平事迹陈列室、帅孟奇故居、常德文甲农民起义纪念园,从革命先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奋斗历程中,解码信仰的力量;驻足大西门碉堡、常德会战碉堡群、矮城墙碉堡,在斑驳的遗迹中体悟常德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悲壮与豪迈。实践团串联起常德博物馆、赵家桥常德会战纪念馆、丁玲纪念馆等10个重要红色地标,精心设计“伟人英烈?信仰传承”“红色印记?古城新貌”等4条精品红色文旅路线,以青年视角为常德红色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绘就七彩假期,校地共筑未来
实践团发挥专业优势,依托与常德团市委、鼎城团区委共建的“校—地、院—区”两级社会实践基地,为鼎城区谢家铺镇的少年儿童量身打造了涵盖手工制作、石油科普、科学实验、安全教育、美育熏陶等6大板块的39节特色课程,通过“双碳计划科普”“铁人王进喜事迹宣讲”等生动课堂,厚植其家国情怀;以“气象防灾减灾”“防溺水?防诈骗”“中医5000年发展史”等知识普及,提升其综合素养;借助“红色故事大王演讲比赛”“常德花鼓戏:快乐戏曲大冒险”等美育活动,涵养其文化自信;通过“小小抽油机制作”“手摇发动机实验”“艾草香囊DIY”等实践课程,锤炼其动手能力。系列活动帮助孩子们筑牢思想之基、拓宽文化视野、陶冶高尚情操。
问寻非遗古韵,匠心守护文脉
实践团走进穿紫河畔,来到现实版“清明上河图”的河街,感悟“天下擂茶一家亲”里的文脉相通之理;步入文人墨客雅集之所的鸳鸯走马楼,鉴赏曾斩获曲艺节最高奖“牡丹奖”的经典剧目《枕头风》,与非遗传承人开展常德丝弦“破圈与守正”专题访谈,总结非遗受众年轻化的培育之道和现代科技赋能丝弦青春表达的发展路径;走进汉寿县文化馆,依托前期在祁东县的调研成果,围绕祁东木雕与汉寿木雕的技艺谱系、文化内核及当代转化路径开展比对研究,提炼跨地域非遗传承共性规律与差异化特质;寻访汉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聚焦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常德高腔,深入学习汉剧团2017年晋京演出的高腔大戏《帅孟奇》,计划以“高腔进校园”为抓手,推动湖湘艺术在新时代绽放新声。
实干深耕乡土,智创武陵振兴
实践团跟随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足迹,深入田间地头、生产一线、工作现场,在港中坪村“万亩良田”沉浸式学习农耕技艺,开展直播助农活动;走进雷轰山村等5个村,系统解构“红色引擎”驱动下乡村善治的“多维密码”,总结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典型路径;探访湖南省亿泽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聆听省劳动模范、公司总经理陈帅宇放弃“金饭碗”、投身“泥饭碗”的创业故事,感悟新时代青年的担当;参观常德市源宏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米粉生产车间,与企业负责人探讨传统非遗米粉产业的“破圈”密码,了解现代科技赋能非遗米粉打破保鲜时间壁垒的途径;访谈老字号津市米粉“刘聋子粉馆”第四代传承人黄玢昊,深度剖析“稻—粉—牛—田”的循环经济模式,设计“非遗技艺+现代传播”的米粉推广方案,梳理地域特色产业升级经验与跨区域推广路径;创新设计“黄花菜—水稻—米粉”三产联动产业振兴模型,形成农产品从种植到加工再到销售的全链条增值方案,擘画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图景。
青“石”助湘行实践团在常德市3区19村的广袤土地上,既触摸到历史的厚重,又见证了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未来,实践团将继续厚植爱农情怀,在田间地头上磨练意志品质,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
(编辑 李煜)